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如何進入「古典音樂」之門?

在最近數年,筆者遇到不少朋友,問了同一個問題:

  • 想學習欣賞古典音樂,應如何入手?

那麼,筆者可以分享一下個人的賞樂方法吧。個人認為要能好好的欣賞一樣東西,包括任何形式的藝術和個人興趣;必須先去了解這一樣東西,才可以在欣賞的過程有更大的樂趣。反觀,若然只是盲目地聽音樂,一些優美的旋律無疑可以幫助一個人放鬆心情;但很難完全投入音樂的意境之中,令箇中的樂趣大減。

要有條理地進入音樂的世界,必須要在欣賞樂曲前做一點「功課」。因為每一個樂曲都是一個故事,要進一步了解的話,明瞭作曲家的生平、經歷和作曲時的背景,是非常重要的。

筆者在過去的一段日子,看過了很多不多的書刊,也經過不斷的聆聽練習,才慢慢的開始寫一些有關賞樂的文章。以下為大家介紹一下,主觀認為對音樂欣賞有一定幫助的書籍、雜誌。

Classical Music 《古典音樂》

  • 作者:約翰。斯垣利 (John Stanley)
  • ISBN-10: 1857329910
  • ISBN-13: 978-1857329919

筆者建議這一部書,是踏入古典音樂世界最佳的一本書,他是由著名的英國樂評家約翰。斯垣利 (John Stanley)寫成,書中的序是由著名指揮家喬治。蘇堤爵士寫的;足見此書之份量。這本書簡介了各個時代的歷史背景和音樂風格,同時介紹各個著名作曲家的故事,並附上一系列在《留聲機》(Gramophone)雜誌推薦過的唱片。對於一個沒有太多賞樂經驗的人,這書不單提供了一些簡明的資訊,更有推介的唱片作為參考,而推介的唱片都是有一定的質素,包括了演繹的水準和唱片的製作水平;使讀者的金錢花得其所。

各位不懂英語的網友不用擔心,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多國語言,包括了中文本。

《你不可不知道的古典音樂世界》

  • 作者:許麗雯
  • ISBN-13: 9789867542496

除了《古典音樂》一書外,筆者還有另一本想推介的入門書,而這一本書是由台灣「文化人」--許麗雯。她寫了多本淺談藝術欣賞的書,包括古典音樂、名畫欣賞等等。這本書沒有《古典音樂》那般嚴肅,相對似一本故事書,簡介了各個著名作曲家的軼事和名曲故事,甚至加入一些列表概括的列出了各件音樂界的大事。

如果想以一個比較輕鬆的方式進入古典音樂之門,這一部書可能比《古典音樂》更合適。

Opera: A New Way of Listening《歌劇欣賞入門》

  • 作者:亞歷山大(Alexander Waugh)
  • ISBN-10: 9578622880

相對古典音樂,歌劇這個類別的欣賞入門書,數量是相對較少 而很多歌劇書本,都非常集中討論劇情;對初學者來說,學習欣賞歌劇是還有很多其他部份,歌劇的舞台製作,但大部份的書本都是隻字不提 筆者偶然在香港的公共圖書館,找到了這一本書的中文版,這本書不單介紹了多套歌劇的故事,還介紹了後台製作。另一點筆者非常欣賞的,就是作者精選了一些歌劇的錄音片段,輯錄成隨書附送的鐳射唱片,作為書本內容的輔助教材。個人認為這本書,是想進入歌劇世界的不二選擇。

總括來說,筆者覺得古典音樂欣賞,不是什麼深奧的事情,只要多做一點功課,你的賞樂之路必然變得更有樂趣。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《貝多芬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》(春天)

今天是兔年的大年初二,正努力地寫一書有關收藏古典音樂的書,也得抽一點時間寫一篇樂評吧!既然是春節,那就寫一篇有關春天的音樂;過去寫過有關《四季》的,今次不如寫一下以春天做主題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5號,也作一個演奏家大比併。

樂曲簡介

這樂曲的名字「春天」,是後人加入的,加得非常貼切;因為它是一首溫暖明亮的曲子,也洋溢著明朗愉快的氣氛。貝多芬平常時會到維也納的郊外散步,這樂曲的創作靈感,很大可能跟奧地利的大自然風光有闗。

第一樂章──快板(Allegro),輕鬆快樂的氣氛,好像把我們帶到綠油油、湖光山色的郊外一樣。曲中的安排,有許多部份像是小提琴和鋼琴的問與答,又或像是兩個小孩在花間追逐、嬉戲,活潑生動──充滿生命力。

第二樂章──是情感豐富的慢板(Adagio molto espressivo),樂聲悠揚,有說不盡的詩情畫意;鋼琴和小提琴像是柔和的互相對話,又有點像有說話要向你這個聽眾細訴一樣。

第三樂章──是輕快的諧謔曲(或稱詼諧曲)(Scherzo. Allegro molto),節奏明快,中間有急速閃動的樂句 在這慢慢的一分鐘,樂章裡就像是小提琴和鋼琴的賽跑,輕鬆愉快的使人欣賞這個比試。

最後的第四樂章,是從容的輪旋曲(Rondo. Allegro ma non troppo),開始由鋼琴帶引,接著由小提琴接手重複。整段音樂的舖排,好像不斷地爬上一個又一個的小山,以輕鬆愉快的調子結束這首迷人的音樂。

版本比較和推介

在這裡,我會比較數個出色和有名的版本。

 

Karl Suske

先從聽過最好的版本開始,這一個琴手名叫Karl Suske(1954-2001),一個對很多樂迷都是比較陌生的名字,可能因為他生活在前東德,現存他的錄音不多。

在第一樂章,他的發音充滿了喜悅,有陽光氣息,造句標緻及有條理。而第二樂章,非常美麗的音色,還有一份高貴的氣息和幽雅。同時,帶出了平穩、寧靜的氣氛。到了第三樂章,他的控制力驚人,非常輕盈;這也是大部份琴手,在拉奏鳴曲時,難以做到的「收力」。如果太用力的話,這樂曲就會沒有活潑、輕盈的感覺。到第四樂章,他給人的感覺是寫意、逍遙,造句的處理明顯爽朗、明快。除此之外,在整個奏鳴曲的演奏中,鋼琴、小提琴發聲和進行速度都是非常平均,可說是合奏的典範。

這一只唱片,更是只有在亞馬遜(Amazon.com),才找得上。

 

Wolfgang Schneiderhan

Schneiderhan在第一樂章,一開始已經是非常熱情、明快,非常足夠的音量,還有造句是相當正統及平穩。第二樂章,他依然保持相當優美的琴音,好像歌唱一樣,加上流暢度高,給人清新的感覺。唯一想批評的是漸強好像有少少過了火位, 也因聲量太大而不像細訴。到了第三樂章,需要輕盈的部份,刻意收歛了一點力量,但還是不夠輕巧──從發音之中,可見他非常明白自己的不足,努力的經營。最後的第四樂章,可以做到明快、爽朗的琴音,但又是太用力的老問題,使優美程度打了一丁點折扣。

 

Anne Sophie Mutter

Mutter一如以往,她的造句是非常有其個人風格,只可說是不依傳統。另外,她拉高音弦時,是比較「尖」,少許刺耳;拉低音弦時,有少許沙啞和乾涸的感覺。另一方面,不知是否她的獨特風格,在整個樂曲的演奏,跟鋼琴都好像是各自各精采一樣。在情感上,筆者也絲毫感覺不到「春天」的溫暖,樂句的輕快、爽朗。

 

David Oistrakh

David Oistrakh的技術和音準,是絕對不用懷疑。可是在一開聲時,原來期待的喜悅之情沒有出現,反而是好灰暗,陽光好像變成了雲層厚厚的陰天。而需要輕快、活潑的樂章,好像是跑不動似的 這主要是因為他每一下拉弦都是非常用力,沒有可能做到爽朗,使連貫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。介紹這一個版本,主要是因為這是日本著名雜誌《唱片藝術》選出的最佳名曲名盤300。

個人大膽認為投資價值,會比藝術價值高出一點。

 

Joseph Szigeti

介紹這一個演奏,主要是因為Joseph Szigeti是在19世紀出生的琴手,這一個年代的樂手,有一個特質,他們對樂曲意境的表達,是比現代琴手較為重視。另一方面,我們欣賞音樂,也必須要明白到樂手都是人,都有老化的一刻;也希望透過這機會來告訴大家老化的琴音會有甚麼的分別。這一個由CBS錄音的版本,是他晚年時期的錄音,聲音雖然相當老化,但也有一份生命力。

 

在第一樂章,他的演樂明顯較慢,沒有美麗的發聲;但仍能夠帶給聽者溫暖的感覺,也有點像觀賞日落時情景。第二章,他也能夠做到好像向人細訴一樣,更好像一個爺爺為孩子講故事。到了第三樂章,這部份的確表現沒有之前的理想,主要是他年紀大了,手腕難以控利輕快的發音,而明顯鋼琴的彈奏,在追逐中是較快的一方,失去了協調的感覺。到最後,那個快板的輪旋曲,他好像很吃力,有點跟不上去,可是他仍盡最大的努力前進,比起今日在台上的很多表演者(談不上藝術家),他是更值得我們的肯定和尊重。

 

總括而言,筆者認為Wolfgang Schneiderhan和Karl Suske的版本,是最值得收藏的。 雖然世界上還有許多版本,也有一些筆者聽過但沒有放進去的;可是,本人有信心推薦的兩個版本,不會令樂迷們失望的。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一篇非常難寫的樂評–韓德爾《彌賽亞》

回想2010年的日子,的確發生了很多事,過去的就過去了。在普天同慶的聖誕節,打算給大家介紹一下韓德爾(Handel)寫的神劇《彌賽亞》(Messiah)。

作曲家韓德爾在年青的時候,曾到訪意大利學習神劇;及後定居英國,繼續寫作,英國是韓德爾發光發熱之地。直到他50歲時,還沒有一首受人重視的作品,只可以轉到神劇的寫作上面,最後給後世留下之兩套不朽的作品《彌賽亞》(Messiah)和《參孫》(Samson)。

神劇彌賽亞,被音樂史公認為世界四大神劇之一。這套神劇,譜出了基督誕生的神聖與莊嚴,也譜出了上帝約定之救恩的浩瀚偉大。而英國,更是把彌賽亞與音樂家韓德爾,當成他們國家音樂史上的國寶。

彌賽亞神劇,由查爾斯詹南斯(Charles Jennens)根據聖經舊約、新約經文編寫成歌詞,韓德爾譜曲。共分三部,第一部有「天使報春」、「基督的榮耀」、「淨化萬物」、「聖嬰誕生」、「光榮屬於上帝」、「放牧羊群」,第二部有 「受難」、「醒來吧」、「哈里路亞」,第三部最短,宗教性也最強,包括「我 的救贖主活著」、「號角響起了」、「阿們」。

由於其神劇的本質,在演出的時候,必須要滿足以下各個要點,才可以算是上佳的演出:

  1. 神聖與莊嚴
  2. 整齊的樂隊奏樂
  3. 有些對神的讚頌部份如「哈里路亞」,必須要堂而皇之,由遠而近的高昂感
  4. 歌唱者的發音質量
  5. 歌唱者的情感表現,那份尊敬的情感
  6. 音樂不需要過份「爆棚」
  7. 人聲及和聲是要厚而不混

筆者在寫這篇文章之前,合共聽了9個完整版本的彌賽亞,發現了這套神劇的樂評,是最難寫的一次,也沒有人太多專業的樂評人會寫這神劇的版本比較;因為整個神劇,有獨唱、合唱及音樂幾個部份,沒有一個版本,可以被認為是標準示範。

筆者主觀上,是比較喜歡Hogwood指揮的一個版本,那份神聖的感覺,其他版本還好像有一份距離。而筆者在寫的過程發現,這樂評如要詳述各個唱片版本的細節,的確可以寫成一本十萬字的書;有見及此,這一篇只會非常粗略地講一下各個錄音給筆者的印象。

以下是對不同版本的簡單評價(各個版本都有其吸引之處):

霍格伍德指揮古代室樂管弦樂團

首先介紹的是霍格伍德指揮古代室樂管弦樂團,這一個版本算是其中一個最宗於傳統的一個版本,也用上古樂器演出。一開始的序曲,給一爽快、耳目一新的感覺,證明了古樂器不一是呆版的聲音。這一個版本,不是以原本神劇的表現方式,好像一場演唱音樂會的表演,地點也選擇了教堂;可能也會有利於各個表演者的發揮 男高音,可算是整個演出中表現是較弱的一環,音量比較細,很多地方都聽不清楚。合唱和樂團,都是完美。總括而言,筆者認為Hogwood指揮的這個版本,都可算得是數一數二了!

約翰路德指揮皇家愛樂樂團和劍橋合唱團

這個版本的特色,是人數比較少,只有三十人的合唱團,對指揮來說是比較容易應付。男高音歌唱部份,真的是非常清新,沒有過份激動和震動。音樂部份,樂團不算最整齊,有部份音樂有些混濁。這一個版本,我會用簡潔、自然來概括地形容這一張唱片,非常自然的聲音,也應為聽眾比較易接受的版本。

馬利納指揮聖馬丁室內管弦樂團與合唱團

整套錄音的印象,是各個版本中比較「爆」的一個,樂團聲音乾淨利落。男獨唱者,以Powell的表現算是各大版本其中一個較好的,而女歌唱家Ameling的發音,在幾個位置有些奇怪,好像不懂那些字怎樣發音似的。可是表演多一點像歌劇的唱法,少了神聖的特質。

加德納指揮英國巴洛克樂團和蒙特威爾第合唱團

在第一部份的Symphony,雖然是要慢一點演奏,但這裡有點拉扯的不自然感,少了生氣。人聲部份其實是不錯,但指揮在安排上,很多細節位上樂團的聲音是不夠自然,指揮有少許過份地造作。成套彌賽亞裡,這一個錄音,最值得留意的部份可算是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。相對而言,這一個版本,力量及對比是足夠的,但沒有像Hogwood及Parrott的人性化。這個版本,對音響發燒友來說,是比較討好──主要取其動態。在筆者而言,此錄音不會是首選的版本。

皮諾克指揮英國音樂會樂團與合唱團

這一個版本,開始的序曲,沒有其他許多個版本的醒神,有少少「未熱身」的感覺。男獨唱者的音量還可以,但是在Accompagnato: Thus saith the Lord裡,由頭震音震到底,筆者不是太認同這個演繹方式。女獨唱者,在整體來說,感情豐富但音量太少,內容是聽不清楚的──這個一定要扣分。合唱和音樂部份,指揮的控制,算是相當不錯的。

蘇提指揮芝加哥管弦樂團與合唱團

蘇提版本,也是一個相當有名和高銷量的版本。除了你是指揮家蘇提的粉絲以外,實在沒有太大的理由去買,因為好像只有蘇提和樂隊發揮水準。歌唱家們的表現都相當一般;男獨唱者的音量好像不夠,需要用力的位置,好像因氣力問題而出現過份的震動,聲音不夠穩定。女獨唱者Kanawa的表現比男的好一點,但也有少許過份震音和每句結尾音都拖長了一點。合唱部份算是相對較好,但整體而言,相對很多版本都有所不及。

比切姆指揮皇家愛樂樂團與合唱團

這個版本,有好幾個特點的。從音響發燒友的角度,因錄得比較「HiFi」,絶對是值得珍藏的一個版本,也是著名的《企鵝三星帶花》天碟之一;自然有很多音響發燒友收藏。整個演出是沒有Hogwood 版的那份虔誠,少了安靈和平靜的感覺。男獨唱者的音量大及清晰,聲底相當厚,但有些地方少了一點歌唱性。女聲是很相當漂亮、清楚。Hallelujah是與其他指揮處理很不一樣的,少少快了一點,音樂佈局也比較緊湊。若然你是從藝術性作為評價的標準,這個版本未必能夠滿足你的所有要求。

巴羅特指揮塔弗納合奏團

這一個版本,原為emi的錄音,也是相當值得介紹,其特別之處在於是次演出也是用上古樂器,該神劇也得到了指揮霍格伍德的權威性肯定 首先,在序曲開始時,以相對緩慢的速度演奏,這是令我驚訝的!因為古樂器的音高Pitch較低,過份慢會有較多的餘音,會造成一種混濁感,很多時候都會著意加快一點速度。指揮的控制力,做到近乎完美,慢速還可以充滿集中力和色彩;極其精彩的獨唱和合唱,也是這盤的吸引力所在。可是,男獨唱者的音量,聲線不是時時都維持穩定。女獨唱者的音量不是太大,弱音的位置有時好像消失了一樣。總括來說,算是相當好,精彩程度都可算是聽過版本當中的頭三名。

科林.戴維斯指揮倫敦交響樂團與合唱團

這一張唱片的聲音,是非常清新和整齊,不過情感的表達,是明顯地比較淡;音樂有多好,少了一份虔誠的氣息,令這一版本在筆者心中大打折扣。筆者覺得很多時候,戴維斯是一個音樂君子,斯斯文文的,需要激昂的時候,他還是要刻意收歛一樣,少了一份激情──總是比較清淡。

 

原來筆者還有一個版本想比較,它就是由D.Willcocks指揮聖馬丁室內管弦樂團和劍橋國王學院合唱團,這一個錄音是著名美國音響雜誌《The Absolute Sound》的上榜天碟之一。不過,筆者找了好一段時間,都找不上這一個版本的錄音。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蕭邦的第一、二號鋼琴協奏曲的版本比較

筆者本身一直對蕭邦的音樂,沒有太大的好感,主要是我知道一個新相識的網友喜歡。寫這一篇文章,當作是相識的見面禮吧!今次只寫蕭邦的第一和第二號鋼琴協奏曲,遲一點會再寫一下其他的蕭邦音樂。

為了寫這文章,便拿起了幾個蕭邦的第一、二號鋼琴協奏曲版本去聽,同時比較一下數位大師級人馬的演繹。蕭邦的鋼琴作品,真的可以說是最能打動女性的心的音樂之一...那份浪漫的氣息、細膩的情感描述,迷倒了天下不少女性樂迷。

第一首鋼琴協奏曲,被很多人批評為絃樂方面太少,獨奏者和樂隊好像是兩個獨立體一樣。筆者認為蕭邦寫來是刻畫分明,次序有致,只是跟其他大師的風格有異而已。而第一首協奏曲,由三個樂章組成。第一樂章是莊嚴的快板,其主題在於開端的樂團演奏部份。第二章是慢板的浪漫曲,由異常弱音的弦樂開始,再由綱琴奏出一段優雅的旋律,可說是詩情畫意、浪漫非常。最後的一章,是極快的廻旋曲式,氣勢磅礡,節奏明快;中間有一節的舖排很特別,初是A Major,後又換成B Major,由樂隊配合鋼琴奏出,動人心弦。

第二鋼琴協奏曲,是較第一首的完成時間較早,但出版時間遲了,故這便成為了第二首鋼琴拹奏曲。這曲又是分成三個樂章,大部份人都會覺得這曲比較優雅、柔和;主觀覺得蕭邦是在夜間即興彈奏而作成,主要是因為沒有刻意去營造鮮明的層次,加上有少許夜曲的優雅感。這一首樂章的慢板部份,都很迷人,到了第三樂章的主題靈巧簡潔,活潑輕快,好像先把聽眾迷倒再而人歡喜一樣。

筆者在以下的篇幅,先講一下幾個特別推薦的版本;再而比較和簡評其他鋼琴家的演出和唱片錄音。

特別值得購買珍藏的版本

  1. 傅聰 – 因為他是第一個透過參加蕭邦鋼琴大賽,在海外揚名的華人鋼琴家,所以他的演出是相當值得留意的。他的一生,跟蕭邦一樣都是四處漂泊,其經歷絕對有利於樂曲意境的表達。博聰的演奏,沒有好像普萊亞Murray Perahia的優雅,一開聲發現他的琴音是比較沉重,整個演變過程都是比較平實,但情感表達得相當不錯,起伏高低的變化恰當,也是上佳的演出。

  1. 普萊亞Murray Perahia-介紹他彈的蕭邦,是因為他彈的蕭邦,可算是最優雅的聲音。這也可能是普萊亞的演出,被各地樂評人視為最佳的典範演奏--音色也是相當美,有大量的音都好似有花邊的修飾音;那份細膩是絕無僅有,還有一份獨特的陽剛氣息,可以說得上是經典的演繹。以下的一個版本,可能是最受樂迷歡迎的版本之一,主要是其發音之美,使人著迷。

  1. 鄧泰山Dang Thai Son-他是一九八零年蕭邦鋼琴大賽的冠軍,也是首位亞洲人奪冠﹐更獲得馬厝卡獎﹑波蘭舞曲獎﹐也是協奏曲獎的雙冠軍之一。可見他彈任何蕭邦作品,都有頂尖的水準 他彈奏時手指保持柔軟﹐屬於遵從蕭邦風格的少數鋼琴家。音色圓渾細膩。即使強音也不粗糙;琴音的連貫性也是一絕。而傅聰評他更是歷來蕭邦鋼琴大賽,最實至名歸的冠軍。當然,如要筆者選擇最好的一個演奏家,我會傾向鄧泰山的。

簡評其他鋼琴家的演出和唱片錄音:

還有很多相當有名器的人馬,以下是我對他們的演出的簡評:

魯賓斯坦 Artur Rubinstein—他是其中一個最有名彈蕭邦作品的鋼琴家,也是一代音樂巨匠;但筆者大膽地不把他的彈奏放到珍藏級別,是有原因的:他的發音是蕭灑典雅﹑忠於樂譜﹑造句合理,但由於他性格樂天,表達憂鬱之情有所不足,令到在意境的表達不如上述者。筆者都有不少魯賓斯坦的黑膠唱片,主要是在於投資價值,多於藝術欣賞價值。
李雲廸──他在1996年第十四屆蕭邦鋼琴大賽的冠軍,第一隻大碟的彈奏,嫌其琴音比較緊,但彈得相當不錯。可能是花花世界對他的影響,近年的唱片卻是失色﹐只會炫耀技巧﹐一味快速﹑大聲﹐聲音乏味。甚至在今手六月,用破世界紀錄的速度去彈奏「英雄波蘭舞曲」﹐不單有遺王道,更是離開古典音樂世界越來越遠。

齊瑪曼(Krystian Zimerman) ──他也是彈蕭邦的能手,但由九十年代開始,他的琴音越來越冷漠,好像少了一份激情。如要買他的唱片,必須是九十年代初或之前的錄音,否則你可能會有些許失望。下面一隻,也是筆者的收藏:

普連尼Maurizio Pollini──意大利鋼琴家﹐一九六零年奪得首獎時只有十八歲﹐是其中一位最年輕的冠軍級人馬。他彈蕭邦,清脆而透徹,發音相當美,有乾淨俐落﹑一塵不染之感。從琴音中感受,他是一個非常有內涵的藝術家。筆者覺得他的concerto不是最好,反而推介他的《敘事曲》和《諧謔曲》。可惜,又是要找老版本,近來他的琴音好像冷酷了一丁點,包括去年來港的一次。

雅格麗希Martha Argerich ──她是阿根庭人,在 一九六五年奪得首獎兼馬厝卡獎﹐尤精於馬厝卡。筆著不太喜歡她,主要是因為個人風格太重,時刻彈出來的演出都是較快,著重表達其個人的想法,少了依照原譜的舖排。

陳薩──她是李雲廸的師妹,個人覺得她彈的蕭邦Sonata會比concerto更好,聲音通透,技巧出眾。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介紹一首可以讓嬰孩都放鬆心情的樂曲

近日工作上的種種不順利,加上要平靜自己的情緒,於是找來經常用作「胎教」的──《G弦上的曲調》 (Air on the G String)   。講起這一樂章,它原來是巴哈第三號管弦樂組曲的第二樂章的主題,及後很多人喜歡這一段很美的旋律,於是有不少音樂家也曾演奏過──當中包括了小提琴家、大提琴家和鋼琴家等等,還有其他樂器的版本…為何這一樂章,會被世界各地的人,視為最合適胎教的音樂;大家可能立刻會問,胎兒又跟筆者平伏情緒有甚麼關係?主要是音樂的起伏和節奏,很接近人類活動的節奏,故合適母親體內的胎兒。

事實上,人的生活是在不知不覺中,受到節奏的支配。當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良好時,並不會太注意得到。可是若感到精神疲憊時,身體的節奏彷彿失去了調和的感覺。而有趣的是,G弦上的曲調 (Air on the G String)的節奏,與母親的脈搏相對是接近的。故此,因貼近人類節奏的關係,任何人聽都應會有產生穩定狀態的效果。以下的部份,會為大家介紹一下幾隻,都是網主比較喜歡的演奏;可惜的是以下列出的圖片都是再版唱片:

Leopold Stokowski (史托考夫斯基) 的經曲錄音

這一隻樂團演奏版本,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錄音,可說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,近年得到再版,抽出了G弦上的曲調。圖中的版本,只是後來的精選唱片。史托考夫斯基的版本,能成為很多樂迷津津樂道的主因,是他巧妙地利用樂團合奏的特點,用上大提琴配合,演出了非常溫暖──可說是有血有肉的聲音。筆者對此非常喜愛,也足証史托考夫斯基對音樂的理解透徹,更重要是在他經營下,樂團一點一滴的把他心中的故事演譯到幾近完美。

 

Jascha Heifetz(海菲茲)的版本

介紹這一版本的原因,不是因為好聽,只因其獨特地演譯,他的版本造句非常快,加上「鐵線聲」──我個人覺得幾難聽!不過,其獨特性的確對任何喜歡這樂曲的人,都應該試聽一下。

 

Jean-François Paillard(拜耶爾)的版本

他及他領導的拜耶爾室內樂團,演出的版本,是眾多版本當中最幽雅,可能最適合女性樂迷--那份柔和空氣感,太舒服了。我個人認為,這一個版本是其中一個最值得收藏的版本。

Jacques Thibaud )的老舊錄音

在下面圖中的一隻唱片,是精選唱片,主要是因為這音樂家去世多時,現存有關他的錄音根本就不多。選出這一只唱片推介的原因,是他拉奏出色,用一根琴弦做到了非常厚的聲音,完全沒有鐵線聲,好像用大提琴一樣拉的質感;也可以有非常大的音量和清澈的發音,音色也相當不錯,造句也相當工整──是拉得最好的其中一位演奏家。

 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百聽不厭的卡門

除了弄巨以外,卡門可算是另一個筆者比較喜歡的歌劇,主要是在創作上,內裡有的歌曲大都是寫得相當精彩 好的卡門錄音,真的是非常之多,但每一個好版本都有其獨特的可愛之處。

縱觀最權威的唱片榜TAS,入選數量最多的歌劇就是卡門,那就從上榜的卡門說起。

首先,筆者想先討論由伯恩斯垣的版本,這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版本,是卡門版本其中一個有最高銷量的。筆者是非常喜歡扮演卡門的女高音的演唱,聲底是相當「靚」,單論其唱功,是其中一位最出色;可是過份的高貴,未能完全發揮這角色。另一方面,伯恩斯垣的處理也是相當的出色,樂隊的表現也是相當「醒神」的。

卡拉揚指揮的版本,有兩個都是TAS榜上有名的,一套是較早期和為人熟悉的RCA版。
(下面的是近期的精選再版)

先是一套相當著名的錄音,由RCA製作,卡拉揚其實甚少跟DG以外合作。這個錄音是錄製得不是很細膩,但在高潮時又相當的燦爛–非常Hifi。個人覺得其藝術價值是有點不及伯恩斯垣的版本。

另一個卡拉揚的版本,是較後期的數碼錄音版,這一個版本跟其他DG的特色一樣,聲底會比較「薄」了一點。在這一唱片裡,還有年輕時的Carreas,他當時還可以唱出不錯的水準。

說到經典,不得不提來自法國的《卡門》電影版,個人看了兩次DVD,聽了三次唱片,這主要女主角的功勞。可能是出自電影的緣故,女演唱者可謂百二分的投入!

特別一提的是,這版本在美國本土的流行程度,可能比上面RCA的版本更受歡迎我會比較建議買dvd版,因卡門的角式是一個「工廠妹」,有點「辣妹」的味道;加上當她時不時要賣弄風情,好像面對姚賽鬥牛勇士的片段,要風騷入骨實是不易做到。

如果要說一些樂團的演奏特別好的版本,共有兩個:
1. 阿巴多的版本

2. Calros kleiber的版本

可能是筆者特別喜歡kleiber的原因,我總是覺得在他的指揮下的音樂,真的是特別「醒神」。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《夢斷城西》(西城故事) 的三大版本

《夢斷城西》(West Side Story)也有人把她的名字譯為《西區故事》/ 《西城故事》,是一部美國戲劇作品,最早以音樂劇形式在百老匯和倫敦西區劇院上演,之後經過改編拍成電影並獲得多項奧斯卡金像獎殊榮,並成為最著名的歌舞片之一。

《夢斷城西》的內容改編自莎士比亞著名的愛情悲劇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,描寫兩位相互愛戀,卻身處敵對團體的少男少女如何跨出兩者間的鴻溝,卻又不幸失敗的故事。但不同於莎士比亞原著中的異國浪漫情懷,該劇無論在背景與劇情上,都以當時的紐約移民社群為參考,使描述故事的過程充滿了現實與諷刺的意味,這多少也反映出戰後美國社會快速成長的背後,所隱藏的種種問題:種族歧視、青少年犯罪、暴力和文化代溝。

筆者會嘗試寫一下,三個最廣為人知版本的短評。

伯恩斯坦親自指揮的DGG版


雖然伯恩斯坦是原著者,但這一隻錄音是在八十年代,他本人首次灌錄自己舞台音樂的金曲。伯恩斯坦在這唱片中的表現,跟他一貫的性格一樣,坦率和不帶花巧的指揮;另外,演出者的歌唱技巧傑出,包括了卡娜娃和卡雷拉斯大師級唱功。但這是一套歌舞劇,他們是傳統歌劇出身,有點格格不入 譬如說,卡娜娃在個性上,未必合適瑪利亞這角色,好像有點太緊 另一方面,卡雷拉斯是西班牙人,外表已有點不配合,加上咬字有點不清,少了一份「美國味」。不過,這唱片非常流行,主要是其錄音效果是DG最佳處理之一,立體感、平衡度、細緻程度都是音響工程的教材級水平。

百老滙版

這一個錄音是哥倫比亞(Columbia)唱片公司錄製的版本,是三大版本的流行程度最差。大部份樂迷有的,都只會是伯恩斯坦親自指揮的DG版和CBS的電影原聲大碟(紅色封面那張,下面再講)。可是若單純以演出者水平而言, 筆者主觀覺得百老滙版的效果最好,各個表演者的發聲是帶者「表情」的。與此同時,它的音效處理是最自然,有足夠的立體感,合乎比例的音像,唯一美中不足就是音樂聲明顯薄了,甚至可用瘦字形容。總括而言,從欣賞歌聲的角度上,這一隻唱片應是排第一,勝過電影原聲版和DG版。

CBS的電影原聲版


差不多大部份音樂專業和音迷都選這一只為首選, 也有hifi發燒友會認為這一隻不及dg的好聲。整體而言,這一隻唱片內的表演者,是唱得非常的出色,但又好像不及百老滙版人聲的「表情豐富」。另一方面,錄音也相當富真實感,樂器與人聲的比例恰當。可是,本人主觀為演出者的水平,平均些微不及Columbia百老滙版;但在藝術的欣賞角度上,這要比DG版高出了不少啊!

下面是唱片封套的底面

下面是日本上映時的海報

希望以上筆者的意見,能為各位提供一些參考;DG的評價最長,只是因為內裡有筆者最喜歡的其中一位歌唱家──卡娜娃罷了。可幸的是,在出版幾十年後,還有不少再版,使年青一代也有機會欣賞伯恩斯坦的傑作。但不幸的是,近年好像從來缺少了一些這樣經典的錄音,近年來各個表演事業都好像在沒落之中(包括了古典音樂、傳統中樂、聲樂、歌劇、音樂劇、歌舞劇,甚至是話劇)。

 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《月光》奏鳴曲的幾個著名版本

筆者雖然很喜歡鋼琴音樂,但比較少在blog內寫鋼琴作品的評論;主要是筆者在2005到2008買了大量小提琴唱片, 少了聽鋼琴音樂而已。

今日為大家介紹的,是著名的貝多芬作品-《月光》;當然,在最後的篇幅,一定會介紹一些出色的演出。

這一樂曲寫於1801年,那一年正是貝多芬,開始對自己耳疾的憂慮;這可從他的書信看到。這首奏鳴曲之所以稱為”月光”,是由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.萊爾什塔勃將此曲第一樂章比作”尤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閃爍的湖面上搖蕩的小舟一般”而來的。關於此曲,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,描寫當貝多芬給一對盲人兄妹演奏鋼琴時,風將蠟燭吹滅,而月光照射到他們身在的小屋;於此情此景,貝多芬即興創作了《月光》奏鳴曲。

這一作品,分為三個樂章,以下只會作出簡介,並不會詳細分析樂曲的結構。

第一樂章-持續的慢板,升C小調2/2拍子,三部曲式。

這個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,有冥想的柔情,悲傷的吟誦,也有陰暗的預感。

第二樂章-小快板,降D大調,3/4拍子,三部曲式。

這個樂章比較短,李斯特形容為”兩個深淵中間的一朵花”。它以截然不同的較快,作為把第一樂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樂章的緊張氣氛的連接部份。

第三樂章 - 激動的急板,升C小調,4/4拍子,奏鳴曲式。

雖然在調性上與前樂章有緊密的聯系,但表達的情感則完全不同。第一主題是熱情不可遏制的沸騰和煽動性,尤如激烈的狂怒,又好像是連連的跳腳聲。第二主題像是從心底裡發出來的申訴。在尾聲中,連續的八分音符,使沸騰的熱情達到頂點,內心的激動完全表現。

《月光》奏鳴曲,是古典樂派開始向浪漫樂派轉變的作品之一。

這個非常熱門的曲目, 聽過的版本真不少, 可是值得推介的不多。

1. 吉列爾斯(Emil Gilels)的錄音

他處理貝多芬多個鋼琴作品,都是教材級的示範。在第一章,淡淡的抒情; 到第二章,好像加了一點力量,準備迎接第三樂章的高潮; 到第三樂章,他好像要把所有的力量爆發,剛勁有力,好像怒吼一樣。

2. 巴倫邦(Daniel Barenboim)

在他的藝術生命之中, 他真越來越少彈琴, 轉了行當上指揮
這一隻唱片, 應是他在太太死後, 鮮有的鋼琴演出; 更特別的是這張唱片, 他不是為emi錄製而轉到dgg
在聽這唱片之前, 我對他琴音的印象一直麻麻…但聽過這一張唱片, 好像要令我改觀。
可以說是我聽過最好的巴倫邦 喜歡他的人可能感覺更深刻,我特別喜歡他彈的第一部份,那份溫柔之中滲出一流流悲傷之情,實太人感動。

除了這兩位大師的作品,還有其他值得留意的佳作

3. 魯賓斯坦(Arthur Rubinstein),他在1962年的錄音,他在第三部份的氣勢相當強勁,但第一部份在情感的表達不及以上的作品。筆者主觀上覺得第一部份,好像太刻意慢速彈去表演冥想。

4. 古爾達(Friedrich Gulda)的作品,筆者介紹的原因,主要是他的處理手法是很獨特,受到不少人狠評。其中的第一樂章,漸強漸弱都異常平淡,動態也不大,有人話他無情。
另一方面,相反的觀點指出,他只是不願為音樂加添外在的感傷。第二樂章,他彈得比較慢。第三樂章則相當大對比,顯得多了一分活力,音色的變化大及強而有力,指法精確,由頭到尾都聽到是大師級水平。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杜普雷與艾爾嘉《大提琴協奏曲》的唱片

在商業社會工作,人事複雜,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情況。
近日筆者也因為面對一些矛盾,有點不大開心。

於是又聽一下不同的音樂,以紓援一下心中的不快。
不如為何,走到自己的唱片架,便很自然的選了杜普雷演奏的音樂。

這一張唱片正是杜普雷演奏的名曲–艾爾嘉《大提琴協奏曲》。

在討論唱片之前,不得不介一下這一大提琴協奏曲。艾爾嘉在寫這一樂曲之時,正值一次世界大戰;
同時遭遇到妻子的離世,可能出於這原因,這首樂曲充滿了悲壯的情感。

除了寫杜普雷的演奏,在這文章的後半部份,會介紹一下另一位今時今日還是大紅人的麥斯基的演出。

一講起杜普雷,的確一定會提及她演奏的這一樂章,她的超凡魅力並不是一般大提琴手可以比較。
第一樂章,一開始你會聽到杜普雷的力量,撥弦的音符清楚地反映,根本不像女生的發音。不過,在及
後的一段,音色好像突然的暗了一下,散發出一份令人不安的感覺。到第二部份,非常獨特,在悲壯的氣氛之中,散發出一絲絲的香氣--令人陶醉。

推介的唱片,是杜普雷和你的丈夫巴倫邦合作的錄音。其實,她的另一隻由emi出版的唱片,會比較多人討論,因為是企鵝三星帶花的唱片。

簡單地介紹了美人演奏,介紹一下一些勁度十足的演出;便選了麥斯基。麥斯基的熱情和強大的力量,
很可能跟他曾在強制收容所呆了兩年有關。不平凡的經歷,造就了他今日的成就 其實,筆者在第一
次聽他的這一張有名的唱片的頭一段時,很是失望,主要是他有在第一樂章上行音階的音好像有點不準,
本以為是聽錯,但有一名日藉前輩都同意我的講法 雖有瑕疵,但總體而言,在他發音的壓迫感和悲壯
之情當中,也仍然有條理地把樂曲重現,是一份井井有條的美。在現場演出之前,麥斯基曾多次換襯衣,
可見他好像要用盡一切力量奏樂一樣;也是他令人敬佩之處。

以下的一隻唱片,是八九十年代的麥斯基錄音。印象中還有另外兩個不同年代的DGG廠的版本,有機會再討論。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貝爾格弦樂四重奏-現場表演及唱片錄音

在2007年5月的最後一個周六,貝爾格弦樂團在轉換了中提琴手之後,第一次到港演出本人也與幾位好友一同到大會堂欣賞,當翻開場刊後有點差異,因很少見到外國樂團大膽地演出一些新的作品--今次的例外只是為了紀念去世中提琴手湯馬士.卡庫斯卡(Thomas Kakuska)

第一首是海頓(Haydn)D大調弦樂四重奏(String Quartet in D. Op. 20. No 4),聲量是足夠的,感覺也不錯,可是好像缺少了古典的美 還有,我相信這個組合需要多一點時間磨合,主觀覺得造句不夠自然筆者也有一個奇想,海頓的音樂有一份古舊的氣息,若他們用上長弓去拉,一定別有味道

到了第二部份,也正是主題,奏出了一首大家都比較陌生的作品-由里姆(Rihm)寫的極緩板(Grave)-這曲意景是非常深奧,予以表達他們對失去的朋友的懷念;當中有很多地方是表現零碎的記憶可惜的是,從現場聽眾有些差點睡著的反應,我相信不是很多人能夠意會到其中的點滴另外,中提琴和大提琴好像不是配合得太好,有兩段由中提琴轉到大提琴的音律,有點不自然的慢

小休之後,便是第三首比較長的貝多芬的著名四重奏作品。明顯地,貝爾格弦樂團是次的演出之中,這一樂章是發揮得比較好的可能是他們對這一樂章是比較熟悉,沒有太大的過失,只是音量少了一點,談不上驚喜;但還可以一個合理的速度和造句重現各個主題

講到這裡,令我想起以往的貝爾格弦樂團--在過去的日子,他們不凡的魅力,實在令人難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