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次寫吉卜賽之歌/流浪者之歌,是因為在整理一大堆還沒有洗的黑膠唱片時,突然看見一只海菲茲(Heifetz)的唱片
有很多著名的小提琴家,都喜歡在演奏這首薩拉沙蒂的代表作 這一作品,共分三段,而各段均有其獨特的處理手法。
1. 頭段—由最低音的G弦開始,此段的自由度是相當大,好像沒有拍子的一般,主要都是依靠演奏者自行處理。
2. 中段-用弱音器演奏,要求情感的表現,營造傷感斷腸,若隱若現,若即若離,依依不拾的氣氛──分長短句是成功之道。
3. 尾段-這段最容易處理,技術流利便沒問題了。講求速度、節奏、緊湊、一浪接一浪 ,最好是沒有一點「呼吸」的空間。
先講一下這一張海菲茲(Heifetz)的作品,一開聲就已感受到其獨特個性、撥弦的聲音清楚;而且淒酸味好濃。進入第二段,發聲的質量也很不錯,連貫性也是大師級;但可能是他個人的風格異常瀟洒,沒有線毫不捨的情緒。到達最後一段,是異常快速的一段,表現緊湊得沒有一點空隙,排山倒海地發放每一粒音符,但音量(尤其撥弦)比第一段明顯少了一點,好像有點倦意似的。
提及流浪者之歌,個人認為要介紹一下(Francescatti),因為他是其中一位對這樂章作了校訂的小提琴大師。先聽第一段,他的發揮很出色,有一種很濃烈的悲淒氣息。我個人雖然不大喜歡他的”silver tone”,但他的左手的控制能力是接近完美,在第二部份將描寫依依不捨的一段,用了一個特別的方法處理,就是把兩個連續的琴音,作先短後長的處理──使不捨的感覺突顯出來。
除了以上的大師以外,還有兩個亞裔的女小提琴家也是值得注意的──她們分別是(Sarah Chang), (Tamaki Kawakubo)
先講一下Sarah Chang,她的確是一流技術的琴手,在一開始聽的時候,察覺到她的控制能力、音量等方面尚算不錯,但少了以上高手的淒涼的味道。進入第二段時,她發聲的質量也是相當高,有少許依依不捨之感,有少許把第二個音拖長,但稍有不足;最後一段可見其技巧出眾,相當緊湊,可是撥弦的聲音應可以更大一點。
最後就談論一位新彗星-川久保賜紀(Tamaki Kawakubo),她是2002年柴可夫斯基大賽的得獎者,她很多時候跟其他日本女琴手一樣,鮮有跟大樂團合作,作一些好像小型演奏會的表演居多。這一首作品,她是用上鋼琴作為伴奏;因為沒有樂隊的元素,本來是不應跟其他人作比較的。但這年青人在這三段的處理都相當出色,第一段是相當濃的辛酸味;第二段依依不捨之情比francescatti更利害,多了一種柔弱的依戀之情;最後一段的快速演奏,真的有點火辣的迫力──聽了之後,可謂是一個很大的驚喜。我很希望有機會現場再聽一次,令我可以更深入的認識她的特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