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介紹一首可以讓嬰孩都放鬆心情的樂曲

近日工作上的種種不順利,加上要平靜自己的情緒,於是找來經常用作「胎教」的──《G弦上的曲調》 (Air on the G String)   。講起這一樂章,它原來是巴哈第三號管弦樂組曲的第二樂章的主題,及後很多人喜歡這一段很美的旋律,於是有不少音樂家也曾演奏過──當中包括了小提琴家、大提琴家和鋼琴家等等,還有其他樂器的版本…為何這一樂章,會被世界各地的人,視為最合適胎教的音樂;大家可能立刻會問,胎兒又跟筆者平伏情緒有甚麼關係?主要是音樂的起伏和節奏,很接近人類活動的節奏,故合適母親體內的胎兒。

事實上,人的生活是在不知不覺中,受到節奏的支配。當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良好時,並不會太注意得到。可是若感到精神疲憊時,身體的節奏彷彿失去了調和的感覺。而有趣的是,G弦上的曲調 (Air on the G String)的節奏,與母親的脈搏相對是接近的。故此,因貼近人類節奏的關係,任何人聽都應會有產生穩定狀態的效果。以下的部份,會為大家介紹一下幾隻,都是網主比較喜歡的演奏;可惜的是以下列出的圖片都是再版唱片:

Leopold Stokowski (史托考夫斯基) 的經曲錄音

這一隻樂團演奏版本,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錄音,可說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,近年得到再版,抽出了G弦上的曲調。圖中的版本,只是後來的精選唱片。史托考夫斯基的版本,能成為很多樂迷津津樂道的主因,是他巧妙地利用樂團合奏的特點,用上大提琴配合,演出了非常溫暖──可說是有血有肉的聲音。筆者對此非常喜愛,也足証史托考夫斯基對音樂的理解透徹,更重要是在他經營下,樂團一點一滴的把他心中的故事演譯到幾近完美。

 

Jascha Heifetz(海菲茲)的版本

介紹這一版本的原因,不是因為好聽,只因其獨特地演譯,他的版本造句非常快,加上「鐵線聲」──我個人覺得幾難聽!不過,其獨特性的確對任何喜歡這樂曲的人,都應該試聽一下。

 

Jean-François Paillard(拜耶爾)的版本

他及他領導的拜耶爾室內樂團,演出的版本,是眾多版本當中最幽雅,可能最適合女性樂迷--那份柔和空氣感,太舒服了。我個人認為,這一個版本是其中一個最值得收藏的版本。

Jacques Thibaud )的老舊錄音

在下面圖中的一隻唱片,是精選唱片,主要是因為這音樂家去世多時,現存有關他的錄音根本就不多。選出這一只唱片推介的原因,是他拉奏出色,用一根琴弦做到了非常厚的聲音,完全沒有鐵線聲,好像用大提琴一樣拉的質感;也可以有非常大的音量和清澈的發音,音色也相當不錯,造句也相當工整──是拉得最好的其中一位演奏家。

 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嬰孩與神奇的莫札特效應

嬰孩與神奇的莫札特效應 最近在坊問的唱片店的貨架上,有不少專為孕婦而設的古典音樂唱片,常見的大約有十多個系列。

寫這一篇的目的,主要是為3對快將為人父母的朋友夫婦找些賞樂資料;另一方面,也希望可以為天下間的準父母提供參考。

筆者其實仍是單身, 但由於對古典音樂的熱愛,所以得以寫這一篇文章去分析一下「莫札特效應」是不是像神話一樣的威力。

究竟莫札特音樂是否靈丹妙藥?又或者他的樂章能否令子女成為天才?

「莫札特效應」最早在1993年由加州大學爾灣分校(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)的研究小組提出,它原本並不是一份觀察莫札特對嬰兒影響的報告。加州大學的實驗指出,在考前聽幾分鐘莫札特奏鳴曲的大學生,在空間關係方面的考試上,表現比考前聽其它音樂家音樂、或是沒有聽音樂的學生還要好。不過這個效應只是暫時性的,大約只能持續10至15分鐘,而且至今仍備受爭議。

然而,媒體大力地宣傳「聆聽音樂好處多多,可以緩和許多身體及心理問題」等等;而「聽音樂可以讓寶寶變聰明」這種說法也正是從這十多年不斷地演變和「膨脹出來」。於是,全世界開始興起了一陣「莫札特風潮」,喬治亞州政府甚至在1997年明文規定,所有剛離開醫院的新生嬰兒都可以獲分發一片音樂CD,裡頭錄有許多鋼琴奏鳴曲及其它經典作品。不過, 有一點大家要值得思考,這一套論說,最大得益者一定是唱片商人。

雖然民眾對於這個音樂的神奇效果感到興奮不已,但能證明古典音樂可以讓人變聰明的科學證據卻是少得微乎其微。加州大學該研究小組的領導人就曾在福布思雜誌(Forbes)的訪問中提到,雖然他自己也相信,聽莫札特奏鳴曲可以讓腦袋對付數學問題時更有力,現實中卻很難找到證實古典音樂可以治療疾病、或是讓寶寶變聰明的證據。還有,在較後一段時間,阿帕拉契州立大學(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)卻沒有辦法作出加州大學「莫札特效應」實驗裡那樣的結果,他們發現,無論有沒有聽古典音樂,學生的考試表現都沒有因此有明顯改變。

雖然很少證據指出,莫札特可以讓寶寶變聰明--但還有不少醫生及科學家對於音樂的其它療效則很有信心。更重要的是,大眾都會覺得一試無妨。但筆者很希望指出坊間有關「莫札特效應」的報導,大部份都是誇大和誤導,千萬不要迷信聽音樂可以改變人的能力,小孩的能力大部份都是依靠成年人引導和訓練,才可得以健康的發展。

另一方面,聽音樂當然有很多好處。對孕婦而言,最直接的就是讓孕婦聽優美的音樂,可以直接使胎兒感受到音樂的律動,準媽媽也可以放鬆心情、安穩,心跳規律、血流速度、血管收縮正常,以提供充分的養分、水分,讓寶寶健康成長。再者,寶寶從小聆聽音樂的話,出生後比較不容易哭鬧,對提升EQ有相當的幫助。此外,早產兒聽古典音樂更可以睡得較長、增進哺乳量,也即是可以提早出院。請記著,準媽媽不要只用耳筒,應用音響設備調校到自己舒服的水平來賞樂;然而,胎兒要到六個月或以後才可感受到音樂和發展出聽覺,這也是值得注意的。

以下的兩只唱片,是本人打算送給朋友的:

在下面圖中所列的是坊間極少數專為懷孕婦女而設的唱片,當中有很多舒情的莫札特弦樂作品,對平服媽媽和寶寶的情緒有很大的作用。

另一隻是給予幼兒的,共有一系列的產品,分別是大家認為最能刺激大腦的音樂家如莫札特、韓德爾和巴哈。

最後,筆者必須重申一次,教育孩子是父母不可或缺的責任,不可以單靠聽音樂便可以「教好子女」。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巴哈-無伴奏大提琴

這是一個所有大提琴大師級人馬,都表演過的曲目;網主作了以下的一個比較。

馬友友 (Yo-Yo Ma)
他拉奏這一曲目,明顯聲音是跟任何一個高手都大有分別,風格截然不同。我第一次聽的時候,可謂大吃一驚,他的聲音雖然不太厚,但竟有陽光氣息-充滿生機。我介紹這一錄音,是希望帶出馬友友的琴聲,不一定只有暗淡、單薄的琴音。

我誠意邀請大家去試聽,看看我的講法是否合理。而以下圖片的版本,是一個較早期的錄音,這版本應有CD和黑膠在二手市場發售。

Pablo Casals
要介紹大提琴的作品,是不得不提Pablo Casals,他把演奏大提琴的方法改革,使大提琴的聲音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。這一個老錄音版本,可以說得上是大提琴的經典教材。雖然這是一個單聲道的錄音,但他是非常務實地反映了這一樂章的特質,是一個近乎完美的標準示範,停頓、拉弦的速度、甚至是音量的控制,都是非常的精準。這個介紹的版本,是由EMI錄製的單聲道版本,常見的有法國版和德國版,應是不難找到的。還有,這版本是《巴哈-無伴奏大提琴》的大師級黑膠唱片當中,最便宜的一套。

除此之外,也有不少公司再版這一套作品,下面圖中的只是其中一個再版CD而已。

Maisky
近年的其中一位最好的大提琴家,他的發聲特點是相當厚,加上有多少現代氣息,一洗巴哈音樂的古舊氣息。這一只錄音會與Rostropovich或Gendron在控制和速度上有一定分別,還是一套值得留意的版本。

Gendron
這位法國的大提琴家,被譽為大提琴的靚聲王,的確還是拉奏得最美的一位,上面的一盒是我珍藏的Philips的老版黑膠。他的琴聲每次都是、圓潤、瑰麗及色彩豐富。

Rostropovich
我個人是非常喜歡他的演出,他的技術是一流,不需用太多力量已有足夠的音量。再者,他每一次表演的時候,都是異常的鬆容;好像世上沒有把他難到的樂曲。我為大家介紹的錄音,正是他的最後一次錄音,以七八十歲的高齡,沒有一點兒「老化」的感覺,琴弦聲充滿動力。

Starker
他的《巴哈-無伴奏大提琴》,是Hifi發燒友的最愛之一,當中應該是天龍版錄得最好(但小弟覺得太貴而沒有買,希望遲一些可以找到那個封套的圖片)。我相信這可能是有史以來的最好一個大提琴錄音,異常平靜的背景,非常理想的空間感。不過,以琴手的技術而言,我相信Misky、Rostrovich都明顯在其之上,主要是聲音的處理和音樂修養都是有所不及;另外,速度也好像快了一點。